两袖清风唯风骨,一生热血献中华

2023年元月的一天,春寒料峭,正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之时,广州华侨医院四楼重症病房的等候区,此刻弥漫着无尽悲伤的气氛。暨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处原处长、归侨汤明楷同志在这一天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5岁。闻此噩耗,汤明楷同志的故交、远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著名科学家汤华燊先生悲从中来,立即致电汤明楷的家属:“汤教授何时举办追思会,请一定通知我参加!”致公党暨南大学基层委主委、省政协委员彭玉雪梅女士得知消息后亦第一时间联系家属慰问:“汤处长为统战事业做了很多工作,是归侨的楷模!我们大家都对他的逝世深感悲痛!”

2023年3月1日,由暨南大学党委组织部、统战部牵头,离退休工作处主办的追思会在暨南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庄严举行,学校机关部处的负责人同志共同出席,深切缅怀汤明楷同志。与会的同志们都对汤明楷同志的道德操守和工作能力给予高度评价,称他是一个有风度、有能力、敢担当的党的好干部,是一位谦谦君子,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长者!汤明楷同志生前的同事和许多的亲朋好友,都纷纷自发组织到他的家中表示慰问和悼念。从富家子弟转变为爱国青年,从知识分子成长为忠诚的中国共产党员,期间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汤明楷同志却始终初心不改。斯人已逝,而风骨和精神永存,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追忆汤明楷同志平凡却又曲折的人生历程。

1937年,汤明楷出生于越南西贡市,即现在的胡志明市。他的父亲名叫汤镛裔,是1900年从广东省新会去越南的。汤镛裔具有中华民族普遍的坚韧不拔、不辞劳苦的品格,为了生计远渡重洋去越南寻求发展。刚到越南时,他人生地不熟,又没有钱,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但他凭借着从不认输的性格和刻苦耐劳的精神,从商店学徒做起,一步一个台阶进入到管理层,最终做到总经理的位置。仅用十多年时间,就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大米商人。他当时的生意规模很大,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并拥有自己的外贸公司和远洋船队。

汤明楷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十分优越,住在大宅院里,里面有洋楼、庭院和花园,建有音乐厅和健身房,还精心设计了藏书阅览室,当时很多中外名著都是整套从香港购买的。汤镛裔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常常教导他们说:“家有黄金百万,不如一技在身!”为此,他还专门聘请了中文、法语和音乐家庭老师,每逢节假日都到家里教孩子们学习,使他们得到良好的教育。汤明楷有五个哥哥和五个姐姐,由于是家中的幼子,所以深受父母和兄姐的宠爱。虽然家中有很多佣人,但父母并没有娇纵他们,从小就要求孩子们自立自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由于在越南出生长大,而当时越南是法属殖民地,所以汤明楷从小接受的是半西方式的教育。他长大后之所以决定回国,主要是受到父母爱乡爱国的教育和当时华侨地下进步组织的影响。中国大革命后期,不少中国共产党员迫于国内形势流落到越南,在越南成立了越南解放联合会,从事反殖民地统治的革命运动。汤明楷在岭南中学读初中时,开始接触并参加“解联”,受到他们进步思潮的影响和共产主义教育的熏陶。岭南学校当时属于贵族学校也是教会学校,受殖民影响较深,所以在意识形态上不符合汤明楷的进步要求。彼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没几年,百废待兴,汤明楷向往能回到祖国,建设自己的国家,报效自己的祖国。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在母亲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于18岁那年离开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怀揣着建设祖国的梦想,毅然回到了中国。

1955年底,汤明楷经海路乘海轮历经艰险回到了广州,在广东华侨中学读高中。后通过全国高考,考入暨南大学化学系。汤明楷在大学期间非常努力刻苦,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学校农场的劳动和各项课外活动,并当选为化学系的学生会主席。

图 汤明楷在暨南大学读书时留影

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汤明楷多次入选教育局举办的“五好学生”夏令营及获得学校嘉奖。他曾作为暨南大学“全国优秀青年归侨代表团”的代表,去北京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国宴,并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观看首都烟花汇演。在京期间,代表团全体成员先后受到周恩来、陈毅、何香凝、廖承志及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的亲切接见。陈毅副总理及胡耀邦书记在全国政协礼堂给学生代表作了形势报告,当时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他们给学生代表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谆谆教导大家要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努力报效祖国。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还组织代表们到全国六个省市参观学习,以了解祖国的工农业和基础建设的发展。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年轻的代表们开阔了视野、树立了信心,更加坚定了建设美好祖国的决心。

回校后,汤明楷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老师们的关怀和帮助下,学习成绩和思想觉悟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大学期间,汤明楷还向党组织提出了申请入党的要求,但由于其华侨身份以及“海外关系”,当时没有获得批准。但他并没有气馁,仍然保持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加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

大学毕业后,汤明楷积极响应国家分配政策,奔赴北方的地质系统工作,这是他人生的另一个重要转折。为了寻找矿藏,地质队经常要风餐露宿,工作流动性很大,被称为和平时期的游击队。汤明楷当时被分配到河北省地质系统工作,辗转在燕山山脉及太行山山脉的崇山峻岭及京津冀的广袤原野。当他们遇到艰难困苦时,“战斗在太行山上”及“我为祖国找矿藏”等歌曲就会在耳边回荡,一切艰难险阻也都会迎刃而解,大家又充满了青春的激情和自豪,充满了力量。

汤明楷工作后不久,就积极参加“四清”运动,并被派往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与内蒙古交界的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平时干的是很重的农活,吃的却都是难消化的荞麦面、棒子粥等粗粮。晚上住在破烂的农舍,睡觉时更是与虱子为伍。生性爱干净的他初时感到非常不习惯,但他克服和忍受了下来,并努力使自己融入到贫苦农民的生活当中。经过一年多的历练,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并被多次评为劳动积极分子。他积极参加劳作,与当地农民同甘共苦,打成一片,当他完成任务离开时农民们都依依不舍列队送行。

回单位后原本有晋升的机会,但受“文革”影响,汤明楷由于出身华侨商人家庭,又是知识分子,无疑成为不可依靠的对象,甚至被怀疑。但他坚信清者自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在“文革”十年极其艰难而漫长的岁月里,他没有虚度年华,而是全身心投入到钻研业务技术当中。“文革”大环境中,人浮于事,他把时间用于阅读专业书籍和提高专业能力,认真地完成实验任务,成为省地质大院里的一股清流。在这段坎坷的岁月里,汤明楷结了婚,并先后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这些也令事业失意的他得到了一些安慰。粉碎“四人帮”后,祖国迎来了科技的春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重新被各级领导所重视,广大知识分子重新得到了重用,很快汤明楷便被评为工程师。弹指一挥间,汤明楷在北方整整工作了16年,经历了生活磨难和考验,饱览了长城内外的锦绣山河,亦阅尽了人间的沧桑。

1978年,党中央决定复办暨南大学。1979年,中央组织部发文全国抽调300名骨干教师以加强复办暨南大学的教学力量,汤明楷入选骨干名单。虽有中组部调令,但他当时是研究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所以调动时还是颇费了一些周折。直到1980年底相关项目完成后,他才如愿以偿回到阔别多年、培养过他的母校。

回到暨南大学后,他在化学系任职多年,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当中。他前后教导过许多的学生,其中包括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生和港澳台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如今这些学生在国内外的各个领域也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有当各级领导的,有在大学当教授博导的,有做工程师的,亦有成功的企业家。学生们感恩母校,亦怀念昔日情谊,组织了化学系校友会,每年校庆前后齐聚暨南园和老师们团聚叙旧,慰问师长。

图 汤明楷(右二)在教学指导工作中

80年代初,在时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广东省致公党主委伍觉天前辈的亲切关怀和鼓励下,为实现汤明楷母亲“致力为公”的遗志,汤明楷加入了中国致公党,并为致公党在暨南大学的组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1982年受广东省致公党的委派,他负责组织和筹建了暨南大学致公党基层组织,这是暨南大学作为省属高校第一个成立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当时在高校和学术界都起到很大的影响。暨南大学致公党基层组织成立后,汤明楷积极参与组织与协调工作,为学校的统战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19年1月新春暨南大学统战部庄汉文部长及致公党王凤新副主委代表学校党委统战部专门到他家中慰问,并对他长期在统战方面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80年代后期,因工作表现优异,他又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实现了他多年来争取入党的愿望。由于是归侨身份,且身跨两党他为祖国的统战事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80年代后期,因工作表现优异,汤明楷又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实现了他多年来争取入党的愿望。由于是归侨身份,且身跨两党,汤明楷为祖国的统战事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图 1982年,时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伍觉天(后排左四)和汤明楷(后排左五)及其在广州的亲人合影

1989年,因工作需要,汤明楷从教学岗位调到科技处,从事学校科技管理工作,成为一名行政教学双肩挑的干部。科技处是一个团结友爱、特别能战斗的集体,在老领导及同事们的悉心帮助和全力支持下,他很快熟悉业务并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在科技处工作期间,汤明楷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经常加班加点。作为科技管理负责人的他拥有一定的权力,但他廉洁奉公,从不以权谋私或搞特殊照顾。工作之余,汤明楷对同事十分关心,尽力解决同事们的困难,帮下属解决工作调动、孩子入托入学、看病就医等实际生活问题,深受同事们的爱戴。汤明楷平时自律严谨,克己奉公,十分注重个人的修养;同时,在待人接物上则谦和有礼,温文尔雅,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典范。这些特质在他身上并不显得矛盾,而是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充分诠释了德才兼备的品行!

图 汤明楷(右一)向校领导汇报暨大科技成果展内容

1992年,汤明楷被教育部指派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科技考察团,到日本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察、学习和交流。考察团由全国80所重点大学科研处处长组成,由教育部科技司左司长任团长。考察团乘科学考察船赴日本,在日本受到了热情接待并先后考察了东京、横滨、神户、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城市,访问了日本著名高校及很多研究院所。通过考察,汤明楷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加深了与国内其他高校科研处负责人的深度交流,为后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汤明楷考察结束回校后,积极推动暨南大学科研体制改革,先后主持制定了《暨南大学科技工作管理办法》《暨南大学社科工作管理方法》《科研工作奖励条例》等管理文件,完善了暨南大学的科研工作激励体制,大大调动了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科技工作发展。由于行政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汤明楷不得不放弃心爱的讲台,一心扑在管理工作上。

图 1992年,汤明楷作为教育部科技考察团成员出访日本

图 1997年,汤明楷四哥汤明毅博士(左一)在中山大学黑石屋同汤明楷(右二)及其亲人合影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的科技创新,汤明楷还经常想方设法地为学校科研人员多层次、多渠道、纵横向地争取项目和经费,对科研成果的推介也是尽心尽力。为了使学校能争取到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的资格,汤明楷多次和专家们一起到北京各相关部委汇报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如今已成功在创业板上市的“冠昊生物”,已作为全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标志性意义的成功典型之一,就是在汤明楷的积极推动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汤明楷的努力下,暨南大学的科技工作无论从成果上还是经费上都上升到新的阶段,受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广东省教育厅的充分认可。

图 1998年,汤明楷(左二)与校领导出席科技成果合作签约仪式

汤明楷同志在暨南大学科技处的任职时间较长,从开始任分管科技的副处长到后来成为主持全面工作的处长,一共工作了十多年,期间经历了三任校长。多年来,汤明楷为暨南大学的科研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校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多次荣获暨南大学颁发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于1998年荣获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颁发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图 汤明楷在科技处工作时留影

因工作出色,汤明楷65岁退休时,学校还提出返聘他。他考虑到应当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坚持退了下来,但仍不定期回处里作参谋指导。退休后,校外的有些单位,包括一些知名的民办大学亦想聘请他去做管理工作,他都婉言谢绝了。作为科研及管理领域的专家,退休后的汤明楷仍获邀参加一些科技成果鉴定和评审工作,也主动为暨南大学在科研方面的对外交流进行一些牵线搭桥工作。除此之外,汤明楷亦热心参加社团和侨联工作,为统战工作作出了贡献。鉴于汤明楷在统战方面所作的贡献,中国致公党建党90周年时,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向他颁发了“致力为公,笃行不移”的荣誉状。

图 汤明楷退休后在家中留影

汤明楷同志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他潜心科研和教育工作,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暨南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研实力的提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汤明楷同志一生勤勉,工作踏实负责,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生活俭朴。在他回国后,除了在北方工作的那段时间,其余时间都在广州暨南大学这片土地上读书、工作和生活,对暨南大学怀有诚挚的感情,并为作为一个“暨南人”而感到自豪。尽管在特定的历史年代,他曾笼罩在“海外关系”的阴影之中,也曾因“文革”中被孤立而感到过痛苦迷茫,但他热爱祖国之心是矢志不移的。汤明楷一直坚信,只要有正确的信仰和理想,就能保持心态常青,人生就会过得更有意义!岁月匆匆,老一辈革命工作者正逐渐凋零和逝去,但是他们的爱国热忱,他们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怀念!

(汤明楷老处长家属撰写,部分内容来自《归侨口述史 暨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