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校友最早开展联谊活动的光荣岁月

百年暨南大学的创立追溯到晚清1906年。那么,暨南校友联谊活动在什么年代就开始了呢?

带着这个话题,我先上网通过谷歌搜索发现:民国三十五年,即1946年3月14日,首都(南京)暨南大学同学会成立,方楫为创会会长。另有资料显示,方楫移民加拿大后,又于1984年1月创立暨南大学多伦多校友会。

查实,民国三十五年,在台湾的暨南校友很活跃,开始了联谊活动,并逐步聚集了五百多人。联谊活动开展五年后,即民国四十年(1951年),他们创立了国立暨南大学校友会。(详见袁丛美《国立暨南大学校友会活动概述》)

毋庸置疑,民国三十五年是值得暨南校友关注的年份。这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新的一年,在南京的暨南校友正怀着胜利的喜悦,携手为保护母校财产而奔忙;在海峡东边宝岛上的暨南校友正怀着光复台湾的豪情,为母校之复校而奔走呼号。这段难忘的历史,见证了暨南人的爱国爱校之情。

参阅上海时期“国立暨南大学校刊”中的记载,在抗日救亡烽烟四起的岁月,东南沿海的暨南校友组织了系列活动,简略归纳如下:

(国立暨南大学校刊)

1.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六月,由朱稚山等领头的江苏校友会、由叶清泉领头的厦门校友会成立。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一月,由包抱领头的杭州校友会成立。

2.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一月,武汉校友会成立,沈国瑾任会长。

3.民国三十年(1941年),福州校友会成立,杨⚪先任会长。

4.抗战初期(约为1937年-1938年),江西(南昌)校友会成立,郑昌时、卢元骏等领头。

5.“校刊”中提及之南京校友会,原名“首都同学会”,据推断,即是本文开头引述的由方楫创立的暨南大学同学会,葛任远为继任会长。该会聘请时任校长李寿雍(民国三十三年就职)为董事会指导长,又聘立法院院长孙科为名誉理事长,“人数甚众,历史悠长”。

出于好奇之心,我接着在网上查询了历史更悠久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相关情况。北大创立于1898年,其留美同学会于1919年在纽约成立,随后欧洲、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相继成立校友会。复旦大学创立于1905年,其上海同学会于1915年成立,随后在美洲、香港、台湾相继有校友会成立。

由上述两所老牌大学的记载可知,其早期的校友活动是在美欧国家和港台地区开展起来的。那么百年暨南大学的海外校友是什么时候开始聚集在一起开展联谊活动的呢?

我翻阅了南京出版有限公司(台湾)的“学府纪闻”丛书,其中《国立暨南大学八十周年校庆纪念》集里有详实的史料指出,真如时期的暨南校友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就已在东南亚地区开展联谊活动。兹摘录纪念集里的相关记载:

民国十七年(1928年),新加坡暨南大学校友会成立,创会会长是王济堂。王济堂在《新加坡购置校友会会所前前后后》一文中,开门见山地记述:“暨南校友会的创立,远在民国十七年,当时母校派遣足球队南征,抵达新加坡时,本地校友曾经举行欢迎会,热烈招待。兄弟记得当时参加的校友有已故的陈万安同学,已故的李光前同学,林邦彦同学,胡戴坤同学,以及兄弟等大约十几位而已。就在举行欢迎会的时候,同时也进行校友会的组织,并正式向政府办理注册的手续。这就是暨南校友会组织的开始。当时校友会的办事处暂时设在胡载坤医生的南洋药房三楼。”

(《新加坡购置校友会会所前前后后》一文)

上述史料证明,旅居海外的暨南校友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也就是1928年,就组织联谊活动了。其中,新加坡的校友最为活跃,是暨南校友组织联谊活动、在海外弘扬暨南声教的先躯。虽然新加坡的校友会在星洲沦陷时期曾经化整为零,但星洲光复后很快又重新组织了。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的新加坡共和国是1965年8月10日才正式独立建国的,之前的新加坡亦称“星州”,属于马来亚国家的一个州。历史记载,旅居星州的暨南学子较多且集中,早期的组织活动以狮城为中心,同时兼顾到当时马来亚其他地区的校友。新加坡圣汤玛士道风景楼是新加坡校友会的会址,筹款购置时收到生活在马来半岛上的校友的捐赠;坐落在吉隆坡的暨南大厦是马来西亚校友会的会址,筹款购置时也得到生活在狮城的校友的指点和捐助。总之,历史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暨南人情如手足,密切往来,亲如一家。

(马来西亚校友会会址——暨南大厦)

暨南大学校友组织联谊活动,凝聚暨南情,弘扬母校声誉,彰显社会影响力,挤身于中国高校校友活动的先进之列。暨南校友最早开展联谊活动的光荣岁月,是暨大真如发展时期辉煌历史沉淀的一个侧面,值得暨南人珍视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