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暨南大学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做原创的中国药

从药用植物“铁蜈蚣”里提取“三萜皂苷”,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从蟑螂里提取“多肽”,能快速修复组织创伤……这些来自常见的动植物体内的生物活性分子,在研究人员手里打磨优化,化身为一副副治病救人的神药。

这样的奇迹持续诞生于暨南大学生物活性分子与成药性优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9月16日,该实验室在广州正式启动建设。它既是暨南大学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暨南大学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建设现场。暨南大学供图

开辟新药研发独门赛道

“原创新药缺乏,是制约我国医药科技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实验室主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表示,学校将以实验室启动建设为契机,推动创新药物研发,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药物转化策源地。

据介绍,该实验室之所以成为大湾区“首个”,是因为团队另辟蹊径,开辟了全新的药物研发赛道——依托中医药资源优势,采用“基于表型的药物发现”模式,从源头开展创新药物研究,并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的创新药物研发链条。

目前,国际上创新药物研究主要有两种模式:“基于靶标的药物设计”和“基于表型的药物发现”。“按照靶标来设计药物的化学结构,需要做很多分子才能碰上一个成功的药。因为设计出的分子在细胞、动物上有效,但在人身上常常灭有效果。”叶文才说。

实验室从临床验证有效的中药天然药物中寻找活性分子,大大提高了新药发现效率和成功率。生物活性分子经过成药性技术优化,不仅疗效更佳,且成本更低。“我国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是研发原创中国药最大的优势。”叶文才说。

据介绍,实验室创建了基于生源砌块的天然化合物高效发现新技术,构建了1.5万余种结构多样的天然生物活性分子样品库,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物活性分子发现是创新药物研发的第一步。目前,实验室部署了四大方向的研究平台,包括生物活性分子发现、新药先导物的成药性优化、成药分子的绿色先进制造、符合临床需求的药效评价,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的创新药物研发链条。

“药物研发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药物先导物成药性优化。”叶文才介绍。这不但是实现新药源头创新的前提,也是影响创新药物研发周期和成功率的决定性因素。实验室每年发现生物活性分子约100个,新药先导物10多个,而成为新药候选物的最多只有1-2个。

学科融合创新攀高峰

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是个多学科协作的系统工程,周期长,成功率低。要破解这一难题,单靠一个学科、一个团队是远远不够的。

实验室组建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马丁·班威尔等院士领衔,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学科优势资源交叉融合的“高段位”人才队伍与“超强势”学科组团。

实验室四大主攻方向都配备了学科带头人。将肿瘤、感染、神经系统等多种重大疾病纳入研究体系,推动活性分子发现、成药性优化、新药研发与转化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大咖导航指引,让实验室的年轻人提振了创新药物研发的信心,拓展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一周7天、每天十多个小时的研究是我们的工作常态。”暨南大学药学院研究员王磊说,大咖们给予我们研究方向上的个性化指导、牵线让我们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交流学习,并鼓励我们朝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前沿领域勇攀高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指导学生做科研。暨南大学 供图

目前,实验室拥有固定研究人员155人,其中国家级人才44人次。老中青结合、有着浓厚传帮带氛围的高水平研究团队,让实验室源源不断产出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700余项,总经费超5亿元;在Nature、Cell等发表了系列高水平论文;获授权发明专利161项。

记者获悉,实验室首创了亨廷顿猪等10余种符合临床需求的大动物复杂疾病模型;首次提出以翻译组指导人类蛋白质组草图及新蛋白发现的研究策略,发现了多个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潜在药物靶标;研发了系列新型抗肿瘤和内源性生长因子类新药品种。

建设国际先进新药研发平台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把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好。”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表示,未来,实验室将建成国际先进的生物活性分子与成药性优化创新中心,成为创新药物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据介绍,该实验室瞄准国家原创新药的重大需求,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聚焦成药性优化等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大疾病的生物活性分子发现与成药性优化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品种,支撑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实验室已获一类新药证书5件、临床研究批文6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通过产学研合作与技术成果转化,辐射带动了3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孵化了4家上市公司,近五年企业新增产值200余亿元。

近期,王磊负责的美洲大蠊组织修复肽项目取得新成果,发现多个具有显著药理活性的多肽类候选药物,能促进组织修复和胶原蛋白生成,可广泛应用于胃溃疡、口腔溃疡、褥疮、糖尿病足创面、术后创面等疾病,以及美容抗衰等医美领域。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该修复肽安全性好、稳定性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如今,“重任在肩”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已为成为创新药物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了清晰的“路线图”。

未来五年,实验室致力实现药物先导物多维度成药性优化等4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获得新药候选物30个以上,研究成果支撑3-5个新药品种获批新药证书或生产批件,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药物先导物成药性优化研发平台。

“希望实验室建成国际先进的生物活性分子与成药性优化创新中心,支撑和引领我国医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表示。

原标题:“暨南大学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做原创的中国药”

原文链接:https://rmtzx.sciencenet.cn/mixmedia/a/202309/23/WS650e4d2ce4b0131e65213b56.html

更多报道:

【科学网】暨南大学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做原创的中国药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118.shtm

【科学网】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药物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204.shtm

 

(责编:李伟苗)